难怪丁春秋要谋害无崖子,你看他和李秋水做了什么,童姥羞于启齿
原著道:“她与无崖子、李秋水三人虽一师相传,但三人所学颇不相同,无崖子成就最大,功力最强,继承师父做了‘逍遥派’掌门。那‘小无相功’师父只传李秋水一人,是她的防身神功,威力极强,当年童姥数次加害,李秋水皆靠“小无相功”保住性命。童姥虽不会此功,但对这门功夫的情状十分熟悉,这时发觉虚竹身上不但蕴有此功,且功力深厚,惊怒之下,竟将虚竹当做了无崖子。”
虚竹遇上童姥时,他对自身武功的掌控水平还远不如无崖子,然而此时的他却已经算得上是一流高手了。
(虚竹、童姥剧照)
当初他在无崖子的密室中,随手向那墙壁拍了一掌,居然也能达到开碑裂石的效果,而那时无崖子对他的评价是还没达到自己一成的功力,可想而知全盛状态下的无崖子该有多强。
可别说丁春秋是偷袭无崖子,所以无崖子来不及防备。
其实在金庸的武侠世界观里,“偷袭”这种事对于顶尖高手是毫无意义的,他们甚至能察觉到对方的杀气,继而做出反制之举。
比如鸠摩智偷袭扫地僧的时候,明明没有任何的前置动作,可扫地僧却能在瞬间做出反制,放出无形气墙,防住了鸠摩智的无相劫指。
又比如《倚天屠龙记》中,那刚相偷袭张三丰,张三丰固然中招了,却也瞬间就以更强的攻击反杀了刚相。
(李秋水剧照)
也就是说,一个弱者要偷袭强者,且不说是否能偷袭成功,就算成功,也难免被强者反杀,因此丁春秋将无崖子打残这件事,本身就存在漏洞。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无崖子的功力还打不过自己的徒儿丁春秋,丁春秋又何须觊觎他的武功?
因此金庸在新修版中对这段剧情做出了改动,不仅让丁春秋击败无崖子这件事变得合理,同时也让丁春秋偷袭师父的理由变得更加无耻了。
他不再是单纯的想要得到师父的武功秘籍,而是连师父身边的女人也想夺走。
三、一段孽缘
根据新修版的设定,丁春秋不再是以一人之力击败了无崖子,而是联合了李秋水一起。
(无崖子、李秋水剧照)
当天山童姥与李秋水死斗一番之后,李秋水在临死前才说出了当年她背叛无崖子的往事。
原著道:“贤侄,我跟丁春秋有私情,师哥本来不知,是你师伯向你师父去告了密,事情才穿了。我和丁春秋合力,将你师父打下悬崖,当时我实是迫不得已,你师父要致我死命,杀我泄愤,我若不还手,性命不保。可是我并没下绝情毒手呀,他虽名在垂危,我还是拉了丁春秋便走,没要了你师父的命。”
如此一来,当年的那场师徒对决反倒不是由丁春秋发起的了,而是由无崖子发起,同时丁春秋也不再是矛盾的核心人物,这场矛盾成了无崖子与李秋水的矛盾。
丁春秋反倒是成了一个“备胎”一般的角色。
毕竟李秋水后来还说了一句:“你师父收你为徒之时,提到过我没有?他想到我没有?他这些年来心里高兴吗?其实我又不是真的喜欢丁春秋,半点也没喜欢他。我赶走了他,你师父知道吧?我在无量洞玉像中遗书要杀尽逍遥派弟子,便是要连丁春秋和他的徒子徒孙全部杀光,你师父知道这件事吧?他如知道,心里一定挺开心的,知道我一直到死,还是心中只有一个他……”
(童姥、李秋水剧照)
丁春秋不过是她手中的玩物罢了。
而常有人问,童姥那么爱无崖子,为何不帮无崖子报仇?其实她又何尝不知丁春秋与李秋水的奸情,她就曾讽刺李秋水:“你以为师弟只爱你一人吗?你当真想昏了头……你一生便只喜欢勾引英俊潇洒的少年,连他的徒儿丁春秋这种小无赖你也勾引。”
你看,童姥早已戳破了他们的奸情。
只能说逍遥派中的关系着实是乱,他们当年可是有收集天下武学典籍的野心,若没有这些内斗,只怕一统武林也不是没有可能的,着实是可惜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