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早已成熟的eSIM卡,为何国内不推行,还在用传统的SIM卡
(意思就是,你使用eSIM,去国外还是能正常上网)
SIM卡是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的缩写,意思是用户识别卡。它是一张嵌入在智能卡上的芯片,包含了用户的身份信息、电话号码、短信、互联网设置等信息。SIM卡是GSM系统的移动用户所持有的IC卡,可以被认为是GSM系统的钥匙。只有插入SIM卡,手机才能接入GSM网络,实现打电话、发短信和上网等功能。随着技术的发展,SIM卡的功能也在不断增加,如支持LTE、5G等高速网络,以及用于移动支付、门禁等应用的安全芯片等。
(部分国家没有SIM卡,因此你去了国外就无法上网,需要更换成当地的网络设备)
eSIM技术需要通过网络进行远程配置,这就会涉及到安全问题。
与当前国内推行的SIM卡相比,eSIM无法随意更换,如果遭到攻击或泄露,就会对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造成威胁。
人民安全、国家安全、信息保护无小事。这两天报道的“美国中情局一事”让人不寒而栗,国外势力变着花样入侵到中国政府内部了。
不管怎么样,安全才是第一位,安全保证不了其他都是空谈。
中国推行eSIM可能会带来的危害:
1.运营商对卡数据有绝对的管理权,但随着eSIM的推广,远程管理平台可能还需要与其他厂商(如终端企业、虚拟运营企业)的管理平台进行对接,这会增加eSIM文件被窃取的可能,引发身份盗用、篡改窃听等安全威胁。
2.空口传输增加eSIM数据文件等敏感信息泄露风险。
3.eSIM文件在终端上易遭受非法访问和恶意篡改等攻击威胁。
信息泄露、聊天被窃听,隐私侵犯等,轻则造成金钱损失,重则危害国家利益与安全,我们必须重视!如何保护隐私不被侵犯、避免信息泄露?作者有以下建议:
1.在公开网站平台填写信息时,避免用真名或拼写,非必要时不要在线填表,联系方式用截图方式,尽量用邮箱代替手机号码。
2.安装软件时一定要仔细阅读涉及个人隐私内容(如通讯录、短信等)的权限获取申请,不必要的权限不要给。另外,可以使用加密软件。
作者为大家推荐蝙蝠加密聊天软件,让我们至少在聊天社交这块保证隐私安全。
蝙蝠加密聊天软件,采用采用端对端加密技术传输,所有数据都通过用户端生成的私钥进行加密后再发送,任何第三方包括开发者都不能解开此数据。(也就是说,除了聊天双方,其他任何人或工具都看不到聊天记录,包括app开发者~)
3.不在社交媒体随意公开自己及家人隐私信息。
4.及时注销、解除绑定长时间不使用的账户。
5.不点击浏览不知名的网站、不随意下载来历不明的应用软件,不扫描陌生二维码。
6.及时关闭手机WiFi功能,在公共场所不要随便使用免费WiFi。
7.不随意参加小调查、街头问卷、抽奖或免费赠送、非正规办卡等活动,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
8.个人信息安全一旦被泄露,可向互联网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