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逆天文物?亮瞎你的眼!
Ps:这只鸟的眼睛好萌啊,浓浓的生活气息
3. 陶鹰鼎
……是用一只前扑的鹰的形象来构造,利用鹰的胸部和身体构成了鼎身,而用鹰的两个爪子和尾巴共同构成了鼎的三足,整个形象稳固有力……
Ps:鹰的喙非常生动
4. “后母戊”铜鼎
Ps:这个鼎应该不用介绍了,从小到大的历史课本里都介绍过,这个鼎本身也充满了故事。她重达832.84千克。因为太重,暂时无法找到起重机,于是这个鼎就被留在了南京,没有随蒋介石一起去台湾。
5. 利簋
簋是一种古代食器,用来盛装煮熟的稻、粱等食物,犹如现在的饭盆。在祭祀或宴享时,它又是一种重要的礼器,和鼎配套使用,供奉在神坛上祭祀祖先上帝。按周代礼制中用鼎制度的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享用“九鼎八簋”组合的最高礼仪,此簋的主人名利,所以被称为利簋。
腹内底部有铭文4行32字:“珷征商。隹甲子朝。岁鼎(一说为贞字)。克昏(一说为闻字)。夙有商。辛未。王才阑师。易又吏利金。用乍旜公宝尊彝。”铭文的解释争议较大,其大意是:周武王征伐殷商,在甲子日这一天,岁星当位时告捷。辛未(后七日),武王在阑地(一说为管)军中,赏赐铜给一位名叫“利”的官员。利铸造了这件宝器以纪念其祖父。
Ps:这件文物的最大价值应该就在这几行字上,它给出了武王伐纣具体时间,“利簋的发现,使人们首次看到武王克商的实物证据,尤其是其铭文的内容同历史文献能相互印证,自然提高了相关历史文献的可信度,所以意义非常重大。” 历史价值大于艺术价值。
6. 大盂鼎
大盂鼎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其内容为:周王告诫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则忌酒而兴,命盂一定要尽力地辅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开《张迁碑》、《龙门造像》之先河。以书法成就而言,大盂鼎在成康时代当据首位,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
Ps:这件文物应该是以书法艺术入选的吧。
7.凤冠
明朝的凤冠做工最为精致,工艺水平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如今存世的凤冠只有四件,都是明朝定陵(万历皇帝的皇陵)遗物。明朝凤冠是皇后在受册封、褐庙、庙会时佩戴的高贵饰冠。明朝定制:凡遇大典,皇后冠用九龙四凤三博鬓(左右共六扇)、皇太子妃则用九翠四凤双博鬓(左右共四扇),行走时帽子两侧的帽扇会展开。
明代万历皇帝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
明代万历皇帝后孝端皇后六龙三凤冠及细节(这是定陵出土的四座凤冠中最精致的一座,不知道座这个量词对不对)
明代万历皇帝后孝端皇后三龙二凤冠
清·貂皮嵌珠皇后冬朝冠
8.曾侯乙“青铜尊盘”
曾侯乙尊盘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件,1978年在湖北曾侯乙墓中出土。 是采用“失蜡法”的铸造方法。
ps:光看着都觉得眼睛有点花,制造这件尊盘的人真心厉害!!!各种繁复,现代人弱爆了!!!!
9.成化斗彩三色杯
三秋杯造型轻灵娟秀,胎体薄如蝉翼,从杯子内壁可看透外壁花纹。胎体上描绘了两只在山石花草中翩跹飞舞的蝴蝶,其中一只蝴蝶的翅膀上所施的紫色彩釉色浓而无光,是明代成化斗彩的固有特征,也是后世仿品无法仿效之处。 世界上保存完好的仅有一对儿 由于三秋杯胎体太薄,就连拿捏时都要小心翼翼:手既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冷,否则杯体就有可能由于冷热微小的变化而炸裂 。。。
10.清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
外表不起眼吧?
神马叫不能以貌取瓶!
转心瓶是双层,分内瓶和外瓶,内瓶可以转动,但是取不出来。
亮瞎了有木有!!!!!!!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