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庐话画「第五十六期」恽南田的“没骨画法”
恽南田(1633年—1690年),即恽寿平,原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号南田,别号云溪外史,晚居城东,号东园草衣,后迁居白云渡,号白云外史,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常州画派的开山祖师,后来成为清六家之一。
恽寿平《双清图》▼
恽南田算是绘画的“全才”,他从小跟他的伯父恽向学诗文和绘画,开始是主攻山水,与四王齐名。而后,南田对当时花鸟画的日渐式微,有意在花鸟画上有所突破,开始着力花鸟画的实践,他继承北宋徐崇嗣的画法,然后独创出一种“没骨画法”,直接用颜色或墨色绘成花叶,而没有“笔骨”。给当时的花鸟画创作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恽寿平《山水花鸟图册》▼
南田在绘画理论上的成就也很高,画论详见于《南田画跋》。他的画论主要有:“摄情说”;要“师古人”,更要“师造化”。还有“似”与“不似”,当时的主流观点是认为要“不似”,似了就成了庸俗。苏东坡曾经说过:“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后来的文人就以这句话来攻击画得似的画家。在南田看来,“似”与“不似”都不是绘画的最高要求,最高境界在于“传神”。他说:“世人皆以不似为妙,余则不然,惟能极似,乃称与画传神。”个人觉得他的“说法”也不无道理,其实个人理解“似与不似”还是首先要有“天赋”去“似”,不会“似”要谈“似与不似”就是瞎扯。苏东坡的说法应该也是这个意思。
展开全文
恽寿平《九兰图》▼
从发展的角度看,恽南田的“没骨画法”对中国画的总体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他的这类画法不仅影响了清民,也影响到现在。宋画的工笔花鸟赵佶最高,个人觉得没骨花鸟最高就是南田,直到现在并没有人超越,就凭这点就非常了不起。
恽寿平《晴川揽胜图》▼
再聊聊“收藏”,老话说“收藏穷一生”,有人举例说金农一生都没有“步入小康”。 金农是扬州八怪的首领和核心人物,一生游历四方,大半在坎坷中度过。有时岁得千金,亦随手散去,随时随地实践李太白的“千金散尽还复来”。他一生博学多才,嗜奇好古,收金石文字千余卷,也许真正的“玩收藏”应该像金农那样,玩那个过程,当然玩的东西还是要“好玩”。
渊庐作品欣赏
《孤山一片云》
渊庐话画
汪渊,字渊之,号小庐、渊庐,藏家,书画评论家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渊庐话画「第五十四期」中国画的艺术和技术都需要“天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