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轨卫星测控技术分析之二:Iridium卫星测控
铱星通信网络的系统已经稳定运行20多年,为地面提供全球无隙通信覆盖,在现阶段仍然技术领先,虽然不是真正的宽带系统,但是提供的服务多元而稳定。它的星间链路使全网始终处于联通状态,实现了近地卫星7×24小时连续测控,采用Ka频段测控和业务通道完成不同阶段的卫星测控任务,并在卫星寿命结束后主动完成离轨控制,为近地通信卫星测控树立了标杆。
一、基本情况(1)卫星 Iridium卫星系统的建立经历了二个阶段,共完成了30次入轨发射,将170颗星(95颗一代卫星和75颗二代卫星)送入轨道,截止到2021年4月30日,所有75颗二代Iridium Next卫星正常工作,一代Iridium卫星中的29个停止工作、66个卫星离轨。一颗Iridium卫星对地覆盖范围4000公里,地面通信的最小仰角8.2°,历次Iridium卫星发射统计如表1所示,具体如下:第一阶段 从1997年05月05日第一次发射到2002年6月20日,共进行了22次发射,将95颗一代Iridium卫星送入轨道,一代卫星重约689千克,寿命8年,其外形如图1(a);一代Iridium星 二代Iridium星第二阶段 从2017年1月14日到2019年1月11日,共进行8次发射,将75颗二代Iridium Next卫星送入轨道,二代卫星重约860千克,寿命15年,其外形如图1(b)。(2)轨道 这里只讨论活跃状态的75颗卫星,它们分布在6个轨道面,如图2(a)所示,其中5个轨道面分布12颗卫星、一个轨道平面分布15颗星,轨道高度774km,倾角86.5°。图2(b)是这75颗卫星星下点瞬时分布图,可以看出它们分布均匀。 (a) 星座 (b) 星下点瞬时分布二、地面网络 Iridium地面网络由卫星网络运营中心、网关和跟踪与指挥控制站组成。 (1)卫星网络运营中心(SNOC) SNOC是空间和铱星网络地面基础设施的神经中枢,一个在美国,一个在意大利的罗马。主控制设施位于华盛顿特区郊外,其主要功能是控制和监视铱星卫星网络。卫星星座的日常管理涉及多种任务,包括分析遥测数据,以确保航天器上的每个子系统都在正常工作,并生成每日和每周的任务计划和轨道确定报告。(2)网关(GATE) 网关是卫星和地面通信系统进行语音和数据交换的通信节点,提供到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和Internet的连接。铱星公司曾经建立了11个网关,此后大部分已关闭,现有的4个网关分别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坦佩和阿拉斯加费尔班克斯、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和智利蓬塔阿雷纳斯。(3)跟踪与指挥控制站(TTAC) TTAC站点将卫星的健康和安全信息路由到SNOC,提供从SNOC到卫星的上传命令,并充当关键空间网络数据的卫星遥测的传递机制。新一代Iridium地面系统升级后,已经把地面站统称为电信港,每个电信港包括网关和跟踪与指挥控制站,如图 4中(a)所示,图 4(b)是Iridium位于智利蓬塔阿雷纳斯的地面站外景。 (a) 地面站分布 (b)蓬塔阿雷纳斯站三、测控链路 Iridium系统的测控链路包括星地上、下行链路,如图 5中的链路①和星间链路,如图 5中的链路②,具体如下:(1)星地上行测控链路频段为29.1~29.3 GHz,在早期测控段和轨道转移段,上行测控链路使用BPSK调制方式,遥控速率1kbps,全向天线,右旋圆极化;在业务运行段,上行测控链路使用QPSK调制方式,遥控数据与其它业务数据一起打包,速率3.125Mbps,定向天线,右旋圆极化。(2)星地下行测控链路频段为19.1~19.6 GHz,在早期测控段和轨道转移段,下行链路频率使用BPSK调制方式,遥测速率1kbps,全向天线,左旋圆极化;在业务运行段,下行链路频率使用QPSK调制方式,遥测数据与其它业务数据一起打包,速率3.125/12.5Mbps,定向天线,左旋圆极化。 (3)每颗铱星卫星还与星座中的其他四颗卫星相连,提供业务和测控通道。一颗卫星链接到同一轨道上的其他两颗卫星-它们将在轨道的任一侧,也链接到相邻轨道上的另外两颗卫星。这些链接提供了一个空间网络,允许在卫星之间路由数据,星间链路频段为22.55~23.55 GHz。 图5 Iridium卫星测控链路四、测控模式所有工作卫星始终实时连接,控制中心对它们进行7×24小时实时测控管理,备份卫星只在经过地面站上空时建立测控链路,分时测控管理。8名日常运营人员7x24对星座和网络监控,当地面系统或卫星发生异常,卫星工程师7x24全天候值班处理。五、星座建立星座的建立是逐次实现的,以2017年10月8日的发射为例,本次发射将10颗Iridium送入620km的初始轨道,它们在到达高度为777km的目标轨道之前在中间的710km高度停留一段时间,图 6(b)是D点的细节,可以看出,为提高控制精度,所有卫星在达到目标高度777km之前,还要进行一次精控。(a) 入轨后2个月 (b) D点细节六、离轨控制 在第二代Iridium卫星入轨后,一代Iridium进行了离轨,到2019年时,已经对64个卫星完成了离轨控制,这些卫星已经坠落。 (1)离轨策略 控制卫星的近地点轨道高度降至260公里甚至更低,选择太阳活动高峰期,同时调整卫星的太阳电池板方向,使阻力最大,卫星在一年内能坠入大气层。 (2)推进系统 Iridium的推进子系统安装有7个推力器,为轨道转移、轨道维持和姿态控制提供推力。有两种推力器类型:推力为1N的Aerojet MR-103G和推力为0.369N的Aerojet MR-501B电热肼推力器,尽管后者推力较低、功耗大,但效率高。图7 Iridium卫星推力器 一个Iridium卫星载有115kg推进剂,其中11kg用于卫星星座的建立和20多年寿命的轨道维持,剩余推进剂用于轨道机动、异常处置和离轨控制。推进器一次工作能够提供0.25~3m/s的速度增量,一次卫星离轨持续6~30天,推进器工作80~300次。图8 是2018年对Iridium 62进行离轨执行情况,从10月18日开始降低轨道开始,只用了7天时间,将卫星的近地点到160km后卫星坠入大气层。图8 Iridium 62卫星离轨轨道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