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年底,中国网贷用户数量已达3.5亿人
02、资本合谋的收割链条
网贷产业链的背后,隐藏着复杂的资本运作和行业合谋。整个链条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流量端、资金端和收割端。
首先,流量端通过精准的算法为网贷平台筛选出潜在用户。互联网巨头通过精准投放广告,成功地为目标用户推送特定贷款产品,如为失恋的青年推整容贷款,为宵夜族推荐医美分期等。
接下来是资金端,银行、信托公司等与网贷平台合作,共同进行监管套利。例如,某银行将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再通过信托公司将资金提供给各大金融平台。最后,资金流入网贷平台,进入收割环节。
网贷平台会通过“砍三斧”的方式收割借款人。第一斧是砍头息,借款时先扣除一定金额作为手续费,实际到手金额大大减少,年化利率往往突破200%。第二斧是短期高利贷,平台推出“闪电借款”或“急速贷”,通过低日息让借款人误以为利息很少,但实际年化利率可能超过500%。第三斧是逾期费用,若未按时还款,逾期费用会迅速叠加,借款金额几乎呈几何级数增长。
03、AI加持的暴力催收
网贷的下游是暴力催收。许多人以为催收员都是电视中那些纹身、粗暴的形象,实际上,如今催收背后有着先进的科技支撑。有些催收公司已经开始使用智能语音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可以模仿多种方言,并通过声纹识别技术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此外,一些催收公司甚至拥有庞大的催收队伍,像某催收公司就有2.7万名员工三班倒工作。
更可怕的是,这些催收公司不仅精通法律,还懂得如何“合法”威胁。新人催收员的培训课程中,第一天学习刑法,第二天便开始实际操作如何通过合法手段进行催收。而他们的KPI设计十分苛刻,催回一定金额便能获得丰厚提成。
此外,催收行业还衍生出了灰色产业链。例如,欠款人的通讯录可以以200元出售,单位领导的电话能够卖到500元,甚至公务员的通讯录可以议价300%。这些信息通过黑市交易,使得个人隐私被严重侵犯,一旦泄露,可能会导致“社会性死亡”。
04、滚雪球般的金融游戏
整个网贷产业的运作可以类比为一个滚雪球的金融游戏。平台通过收取服务费获利,资金方从中赚取利差,催收公司则从逾期违约金中提成。最终,这个产业链让3.5亿用户成为了金融操作的“电池”,为资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在这套以盈利为核心的系统中,技术早已沦为收割工具,每一个广告弹窗都可能成为摧毁普通人生活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一切,构成了一个以暴利为基础,覆盖广泛且隐蔽的金融陷阱。每一笔未偿还的债务都是这个体系的基础,而无数破碎的人生,则是构筑这座资本神话的砖瓦。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