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缬怎么读,什么意思?

    2025-05-03 13:59:52

    哈喽,小伙伴们,本篇汉字学习笔记是关于“缬”字的,非常生僻的一个字,翻书学它!

    “缬”字的读音为xié,是一个会意字,由缯和丝组成。

    缯是一种粗糙的麻布,丝是一种细软的纤维。这两个部分组合在一起,①表示用丝绳捆绑缯布染色的方法,这是一种中国古代的印染工艺,叫做缬。

    缬的过程是这样的:先在缯布上用丝绳或其他物品绑出各种花纹,然后把缯布浸入染缸中,让它吸收染料。染好后,再把丝绳或其他物品解开,这样缯布上就留下了白色或不同颜色的花纹。

    这些花纹有的是几何图形,有的是动物或植物,有的是文字或符号,各式各样,千变万化。缬的工艺在唐代很流行,有多种花色和图案,如缬帛、夹缬等。

    缬帛是染印彩帛,也就是用缬的方法在白色的丝绸上印出彩色的花纹。缬帛是一种高档的服饰材料,色彩鲜艳,图案精美,是古代贵族和官员喜爱的服装。

    夹缬是唐代的一种印花锦,也是用缬的方法在锦缎上印出花纹,但是夹缬的特点是在两层锦缎之间夹上一层棉花,使得锦缎更加厚实和温暖。夹缬是一种冬季的服饰材料,也是一种珍贵的礼品,常用来赠送给亲友或外国使节。

    用这种印染工艺制成的有花纹的丝织品,就叫做缬。缬是一种质地细腻,色彩鲜艳,花样繁多的丝织品,是古代的一种美丽的艺术品。

    《魏书》中记载了一位魏国的公主,她的服饰就是用缬制成的。《魏书》说:“衣绫绮缬。”绫是一种细密的丝织品,绮是一种有花纹的丝织品,缬是一种用缬的方法印染的丝织品。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位公主的衣服是用绫、绮、缬等各种丝织品制成的,可以想象她的衣服有多么华丽和漂亮。

    “缬”字除了作为名词,表示一种印染工艺或丝织品,②还可以作为形容词,表示两颊红晕,通常是因为羞涩、高兴或饮酒等原因。这个意思是由缬的印染过程引申而来的,因为缬的印染过程就像两颊被染上了红色的花纹一样。

    “颜色缬缬。”颜色是指脸色,缬缬是形容两颊红晕的样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位诗人看到了自己心爱的人,心中非常高兴,脸上也露出了喜悦的红晕。

    ③“缬”字还可以泛指一般的红晕,如酒后脸上的缬纹,或秋季叶红的缬林。

    缬纹是指酒后脸上呈现的红晕,这是因为饮酒会使血液循环加快,血管扩张,皮肤变红。缬林是指秋季叶红,树林呈红色,故称。缬林一般指枫林,因为枫叶在秋天变红,像缬染的布一样。

    “缬林之下。”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红色的枫林下,诗人感叹自己的命运,觉得自己像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鸟,无法自由地飞翔。

    我将其知识点总结如下,方便你对比、归纳学习:

    缬字的知识点

    说明

    读音

    xié

    字形

    会意字,由缯和丝组成

    名词义

    一种中国古代的印染工艺,用丝绳或其他物品在缯布上绑出花纹,然后染色,解开丝绳后,缯布上就留下了白色或不同颜色的花纹

    名词义

    用这种印染工艺制成的有花纹的丝织品,质地细腻,色彩鲜艳,花样繁多,是古代的一种美丽的艺术品

    形容词义

    形容两颊红晕,通常是因为羞涩、高兴或饮酒等原因

    形容词义

    泛指一般的红晕,如酒后脸上的缬纹,或秋季叶红的缬林

    例句

    缬,谓以丝缚缯染之,解丝成文曰缬也。——唐· 玄应《一切经音义》

    例句

    衣绫绮缬。——《魏书》

    例句

    颜色缬缬。——《诗经·小雅·南有嘉鱼》

    例句

    缬林之下。——《诗经·小雅·小旻》

    关于汉字“缬”的内容简单写到这里了,有用的话,走的时候点点赞、暂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