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备降的备降,安全第一!

    2025-06-22 05:17:26

    雷雨天气会造成航班延误、取消、或者备降,所谓“备降”,是指航班在飞行过程中不能或不宜飞往计划中的目的地机场或目的地机场不适合降落,而降落在其他机场的行为。通俗地讲,备降是由于特殊原因,为保障飞行安全有计划地终止行程,改为降落其他机场。

    而返航属于备降的一种,不过返航是返回起飞机场并降落。一般来说,如果是飞机起飞后短时间需要备降的,大多数情况会选择返航;当飞机完成了这个航程的一半距离时,备降就可能选在航线中段符合飞机的通行标准的某个机场;如果飞机已经到达目的地机场附近,就可能选择在目的地机场附近的某个符合飞机通行标准的机场备降。

    通常来说,航班备降或返航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天气原因。因为目的地机场出现大雾、大风、雷雨、风沙等不适合飞机降落的恶劣天气,为保障旅客的安全,有时会选择返航或备降。

    疾病原因。飞机上出现突发疾病的旅客,为让旅客能够得到尽快救治。

    机械故障。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出现影响飞行安全的机械故障。

    突发事件。飞机上出现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的事件;或是目的地机场出现突发情况使得航班不能降落。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备降或返航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要保证航班上所有人员的安全!

    早在1992年,中国民航局在《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确保飞行安全的命令》中完整地提出了“八该一反对”的概念和详细条款。

    “八该一反对”指的是:该复飞的复飞、该穿云的穿云、该返航的返航、该备降的备降、该绕飞的绕飞、该等待的等待、该提醒的提醒、该动手的动手,反对盲目蛮干。

    “八该一反对”虽然只有寥寥54个字,却是保证飞行安全的经验总结和实践升华,是对如何贯彻落实飞行规章和有关规定,并正确处理飞行中遇到的各种情况的通俗概括。

    其中,“该返航的返航、该备降的备降”所针对的情况就包括了飞机设备发生故障继续飞行会影响安全。及时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是一种责任,对机上每一位乘客负责。

    “八该一反对”是中国民航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民航飞行员的安全行为准则,对保证民航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雷雨天气为何对航班运营影响巨大

    雷雨天气坐飞机经常会遇到延误取消等问题,对此很多乘客会开启“延误三千问”模式,甚至还会有“轰炸”服务台的过激行为,比如为什么航班不能飞、为什么别人都飞了我们飞不了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一来做个科普。

    01

    为何雷雨天气就不能飞?

    雷雨是空气在极端不稳定状况下所产生的剧烈天气现象,常常伴有雷电、强风、强降水、风切变、强颠簸等天气出现,对飞行及机场运行造成影响。

    如,雷电可能损伤飞机机体,影响飞行中的无线电通讯及驾驶舱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进而影响飞机的定位和导航;强风和强降水会造成能见度骤降,低于运行标准,如果发生在着陆阶段,将造成飞机着陆不稳,甚至有可能造成偏离跑道;伴随雷雨产生的不稳定气流会造成低空风切变,影响飞行操纵。

    雷雨云云体内有部分过冷却水滴存在,温度已经达到零度,但还没有发生冻结,只要受到一点小的扰动或者振动,就会迅速的冻结,由水相变为冰相,形成积冰甚至冰雹,尤其飞机机翼前沿和机头前部都比较容易形成积冰,影响飞机操纵。

    02

    外面晴空万里,为什么航班还是因“天气原因”不能起飞?

    事实上,飞机能否起飞是由一系列因素决定的,单就气象条件而言,不仅出发地和目的地要满足航班起飞降落的条件,航路上的天气也影响着飞机能否起飞。

    当航路受雷雨天气影响无法正常使用时,飞行员通常采用航路绕飞的方式规避风险;如果绕飞申请得不到同意或批准,飞机就需要返航或者备降;当航路天气被大面积雷雨覆盖难以绕飞或始发/目的地机场预计长时间被雷雨覆盖时,处于安全角度考虑,航空公司一般会等待天气好转后再执行航班甚至取消航班。

    03

    某某航的航班都飞了,为什么我们不能飞?

    机型不同。不同机型的安全标准不同,很可能在同样的天气条件下,有的机型可以飞,而有的机型飞不了。

    相同机型在各航空公司规定的具体安全标准存在差异,相同天气条件下,很可能符合了A航空公司的安全标准,但不符合B航空公司的标准。

    此外,视航班的上客情况,延误的时候,如果突然能够安排起飞,先上好客的航班,很有可能先起飞。

    04

    雷雨都已经停了,为什么还要等候“流量控制”?

    在遇到航延时,另一个经常会听到的是原因是——流量控制。根据专业解释,飞机流量控制,是指通过限制单位时间内进入某空中交通管制节点的航空器的数量,来维持空中安全的交通流。

    因航路空间有限,雷雨天气导致大量航班积压,而航路上无法容纳这些飞机,且机场跑道每小时可起降的飞机数量也是有限制的,这时空管部门就会进行流量控制。

    当经历雷雨天气时,空管通过无数的电话协调和无数次计算,才能保证后续航班的安全通过,所以流量控制是为了给各位旅客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05

    既然延误了,为何经常还是安排乘客在飞机里等?

    常有乘客抱怨航空公司明知航班延误,还要把乘客"关"在飞机客舱里等待,而不是在机场航站楼内等待。

    因为飞机只有关闭了舱门才能申请进入等待起飞的序列。在航班起飞前,飞行员要经过与出发许可席联络、与地面台联络、与塔台联络等环节。每一个环节必须达到标准方可进行下一个,在规定时间内达不到条件,就得全部退回重来。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航空公司总会劝说乘客尽快登机,因为一旦因某位乘客而耽误飞行员申请航班,就要给后面所有正点申请的航班让路,有时候甚至要让过后面十几班飞机才能起飞。

    航班因天气原因延误或取消 航空公司需要补偿吗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雷雨导致航班延误及取消时,很多旅客提出要求航空公司给予补偿,甚至提出因为延误导致错过了重要的活动。实际上,这种情况下是没有补偿的。

    据《航班正常管理规定》第十七条,承运人应当制定并公布运输总条件,明确航班出港延误及取消后的旅客服务内容,并在购票环节中明确告知旅客。国内承运人的运输总条件中应当包括是否对航班延误进行补偿;若给予补偿,应当明确补偿条件、标准和方式等相关内容。

    第二十九条指出,由于天气、突发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检以及旅客等非承运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发地出港延误或者取消,承运人应当协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费用由旅客自理。

    按照《航班正常管理规定》的要求,航空公司在客规中也对航班延误是否补偿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对于非航司原因造成的航班出港延误或者取消,航司将协助旅客安排餐食或住宿等,费用由旅客自理。非航司原因的航班延误,并没有赔偿的条款。

    当然,这种情况下航空公司也需要提供一些必要的服务。如发生机上延误后,航司将每30分钟向旅客通告延误原因等航班动态信息。机上延误期间,在不影响航空安全的前提下,会保证盥洗设备的正常使用。机上延误超过2小时(含)的,将为机上旅客提供饮用水和食品。机上延误超过3小时(含)且无明确起飞时间情况下,在不违反航空安全、安全保卫规定的情况下,将安排旅客下机等待。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对于天气等不可抗力导致的航班延误及取消,都是不提供任何补偿的。君不见,在美国机场因为恶劣天气大面积延误时,很多旅客安静的睡在机场里等待。

    在实际运营中,国内很多大型航司出于服务旅客的目的,会主动为旅客免费提供餐食并安排住宿。

    原标题:《该备降的备降,安全第一!》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