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车一年跑多少公里算合格?是1万公里吗?老司机:低于这个数,买车就是浪费钱
在决定是否购车之前,不少朋友都会思考一个问题:我一年能开多少公里?这不仅仅关乎到车辆的价值实现,还直接关系到你是否真的需要一辆车。
按照大多数老司机的经验来看,私家车每年行驶8000到2万公里属于正常范围。
而一些资料指出,对于城市通勤车辆来说,每年行驶10000公里左右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如果你的车年均行驶里程远低于这个数字,那么确实值得好好考虑一下买车的意义了。
如今可好,停车场找个车位简直像打仗一样。
不过,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车主一年到头也开不了几次车,车身上都快落灰了。这让我想起当年查车况时遇到的一辆年检表显示年跑不到2000公里的车,机油都返胶了。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这个让不少车主纠结的话题:一年到底得跑多少公里,才算没有浪费这一身铁皮?
我观察到,这些年经手的车不少,从数据上看,普通家用车一年行驶里程在1万到2万公里是最合理的区间。说到这儿,给大家算笔账。
买台十来万的家用车,光是每年必须的花销就够呛:保险费两三千,保养费一年至少两次,每次大几百,加上油费、停车费,就算你一年只跑5000公里,这固定支出也得奔着6000块去了。要我说,一年跑不到5000公里的车主,真不如把钱存银行,想用的时候打个车来得实在。
在我们这行有个不成文的经验:新车最好别太闲着,但也不必使劲造。就像人一样,适度运动才健康。每年跑个1万多公里,发动机、变速箱都能保持在最佳状态。跑得少了,零件容易生锈发霉;
跑得多了,又得提前换件。这让我想起去年遇到的一个网约车,表显20万公里,变速箱都快散架了,师傅跟我说天天跑,一年能飙到5万公里,我听完直咧嘴。
现在市面上的车越来越高级,然而那些电子设备反倒成了闲置车主的噩梦。上个月我帮邻居检查车,他那辆才开了两年的合资车,因为长期不开,电池都亏电了,车机系统跟得了失心疯似的,连个导航都打不开。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个让我哭笑不得的现象。现在不少人买车纯粹是为了在车位上“放盆景”,一年到头就春节回家开两趟。这些车主等于花10来万买了个露天装饰品,还是个会生锈、会没电、会长蘑菇的装饰品。
网友们怎么说?
网络上关于老车的讨论总是热闹非凡。有人调侃:“开老车就像是在玩俄罗斯轮盘赌。”但也有人反驳:“我的老爷车比你们的新车还耐用!”其实吧,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也都有局限性。毕竟,每辆车的情况都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买车这事儿得因人而异。上班通勤有需求的,周末爱自驾游的,接送孩子上学的,这些都是刚需。但如果买车纯粹是为了面子,或者觉得“万一用得着呢”,那可真得掂量掂量了。
给大家个建议:买车前先算算账,看看自己一年真正需要开车的次数。如果算下来连5000公里都跑不到,建议还是把钱留着,该打车打车,该坐地铁坐地铁。毕竟在这个时代,出行方式多得是,没必要非得给自己找个既费钱又费心的铁疙瘩。
作为一个普通中年人,你购买一辆私家车,很容易,但是让你养一辆私家车,很难。你把私家车买回来之后,不经常开,依然会产生汽车保养费和保险费,虽然说节省了燃油费方面,但是相比保养费和保险费,这是比较小的开支。
天下人都知道,私家车就是消耗品,私家车也不是开坏的,而是放坏的。
如果你的私家车一年行驶不到1万公里,说明你开车的频率实在是太低了,对汽车的需求也不高,你的私家车就是你的一个负担。
那些已经买了车但发现开得少的朋友也别着急,想办法多创造些用车场景。周末带家人兜个风,或者约上朋友来个短途自驾,既对车好,也能给生活添点乐趣。反正我这些年看得多了,车就跟人一样,经常动动才健康,整天晒太阳可不是个事儿。
看完这篇文章,你仔细回想一下:“我的私家车一年到底能行驶多少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