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一些画家的作品越画越丑?
绘画同书法一样,是一项艰苦而又漫长的事业,既考验一个人的吃苦精神又磨练一个人的恒久耐力。特别是当画家具备了一定的艺术功力,达到一定境界以后再往前前进一步会异常艰难。
后印象派绘画大师梵高十几年苦心孤诣,孜孜以求探索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法,应该说他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在当时他的画作还不被人们认可。梵高努力尝试新的提升,可是却觉得自己越画越丑了,为此他感到十分痛苦纠结而不能解脱,最后在极度的矛盾中走向了极端。画家梵高的生命定格在37岁这一年。
画家是标新立异的一个群体,和他们所从事的艺术有关。要知道,艺术的本质是唯一,独具一格,独此一家才有存在的价值。山水画大家黄宾虹的画不“丑”吗?当年送谁谁都不要,当手纸都嫌黑。可后来,他的画价值连城,人们才意识到,这种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市场上,更多的是黄老对中国山水画笔墨的贡献。这一种“丑”多一点会更好!
美丑对艺术来说不是关键,特别在艺术界来讲,你的创新创意,构图意境,色彩,技法才是关键。对于外行人来讲,美丑在于你的审美观,如果你的审美观是肤浅的,你就只想看美景和美女画,气势要宏伟,色彩要艳丽,寓意要吉祥。围绕着你的审美那不叫艺术,那叫甲乙双方的商业互换,我画你喜欢的,你买你喜欢的,画家根本没有进行独立的艺术思考。
近几十年来,美术界确实出现了一些面貌奇怪,作品看起来缺乏传统美感的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各异,画法不同,题材不同,但共同点是:画人则歪鼻子斜眼,或如智障般呆滞,面无表情,或做着奇怪的手势,画风景则穷山恶水,野怪乱黑,要么怪石乱树,要么黑云浓雾缭绕,不知要表现什么?我们允许艺术中存在“乱象”,但他们的热度定会终将散去!
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对美的理解都不一样。个人的理想和追求不被人们所接受是正常的。但是有一条分界线不可逾越,那就是道德和良知的底线,穿越这条线就是丑的,在此底线之上则是不同等级的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