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到人类都不敢吃,只能选择绕道而行,麝雉真的有这么臭吗?

    2025-06-13 07:31:27

    但“麝雉”也仅仅是能让你远观而已,扑鼻而来的臭味真是让人“敬而远之”,那为什么长相这么酷炫的鸟儿,却会散发出如此让人难闻的气味呢?

    据科学家的研究表明,麝雉会让人恶臭难忍的原因,归结于其独特的消化系统——嗉囊。

    麝雉一共有两个主要的消化器官,一个是胃,另一个就是嗉囊,嗉囊位于其胸腔的位置,体积大约是胃的50倍,所以嗉囊几乎占据了麝雉的整个胸部。而嗉囊的主要作用就是对食物进行浸润和软化。

    我们人类的消化方式,是先通过口腔咀嚼和唾液淀粉酶的分解,食物变成小块后进入胃,在胃酸的作用和胃肠的蠕动下,再促进食物的初步溶解。随后,食物进入小肠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比如蛋白质、脂肪等。

    而麝雉的消化方式与人类最大的不同,就是其特殊的“反刍消化方式”。

    什么是反刍消化方式呢,这是指吃的食物一般会先在某个器官储存,然后再通过逆呕的方式回到口腔,再进入到胃里消化。所以,麝雉一开始吃进去的食物,全部都进入到了嗉囊,但和一般鸟类或者食草类动物所不同是,其它动物的嗉囊仅仅是用来暂时存放食物,而不会对食物进行分解消化。但麝雉的嗉囊不仅仅是一个暂时存放食物的地,还是相对于胃而言的一个前置消化器官。当食物进入麝雉的嗉囊后,在大量细菌和酶的环境下,就会开始分解发酵。

    而对于某些难以分解消化的食物,麝雉再将其通过逆呕的方式回到口腔,接下来便进入到胃进行二次加工。而麝雉妈妈喂养小麝雉时,就是将嗉囊里的食物吐出来喂给它们吃,直到它们的嗉囊发育到能够单独进食为止。

    由此可见,麝雉复杂的食物消化模式,是其难闻的根源。但其实不光如此,它们仅仅比人类多了一个嗉囊也就罢了,关键麝雉的进食方式还特别奇特。

    麝雉一般一吃吃一天,然后再用两天的时间趴在树枝上慢慢消化。因此,在热带雨林中,人们常常会看到好几只麝雉,一起趴在树枝上无所事事,但随着愈发浓烈的臭味袭来,你就知道,它们的嗉囊正在进行着激烈的食物分解与发酵。

    总的来说,麝雉的臭,还是因为它们独特的消化方式和进食特征,尽管麝雉吃的食物都是纯天然的绿色树叶,但终究还是不能逃过被微生物分解、发酵,所产生的恶臭味!

    不过,或许正是这一独特的消化系统与进食方式,才让麝雉在雨林中能够占据一定的生态位。毕竟,臭得连天敌都不愿吃,这也是一种本事。所以,不要小瞧任何一种动物的独门绝技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